一、单选题
1.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:“古之王者明于此,是故南面而治天下,莫不以教化为大务。”从作用对象看,这体现了教育的( )
a.个体功能
b.社会功能
c.正向功能
d.负向功能
2.教师施教应由具体到抽象、由浅入深、由易到难、由简到繁、由低级到高级,循序渐进。这样做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具有( )
a.顺序性
b.阶段性
c.互补性
d.整体性
3.看见一条大河时,工程师想到的是建造水坝来发电,诗人想到的是写诗歌颂,画家想到的是构思绘画,渔夫则想到的是能捕鱼。看到同一个东西,不同的人想到的都不一样,这反映了知觉的( )
a.整体性
b.选择性
c.理解性
d.恒常性
4.小亮去过几次小姨家,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。小亮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( )
a.形式运算阶段
b.具体运算阶段
c.前运算阶段
d.感知运动阶段
5.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中明确指出: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是( )
a.为人师表
b.关爱学生
c.爱国守法
d.终身学习
二、判断题
1.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不相互排斥。( )
2.教师是最活跃的教育力量,教师的行为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。( )
3.“人逢喜事精神爽”说明了情绪对人的言行总是起积极的作用。( )
4.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,人类的大部分学习是替代性学习。( )
5.现代教育理念要求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”,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、爱好、性格、智力将学生按优、中、差分班教学。(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