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选题
1.下列现象中,不属于教育的是( )
a.新生儿吮吸母乳
b.家长批评孩子
c.参加画展
d.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
2.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数、几何、天文等,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,17世纪又增加代数、三角、物理和化学等。这说明对教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( )
a.生产力
b.生产关系
c.上层建筑
d.政治经济制度
3.对缺乏信心和决心的学生,应注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( )
a.自觉性
b.自制性
c.果断性
d.坚韧性
4.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,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学习动机属于( )
a.远景的间接性动机
b.近景的直接性动机
c.近景的间接性动机
d.远景的直接性动机
5.《礼记》有云: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。”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( )原则。
a.集体主义
b.教育人道主义
c.教书育人
d.教育民主
二、多选题
1.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( )和劳动技术教育。
a.德育
b.智育
c.体育
d.美育
2.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( )
a.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
b.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
c.课堂的组织环境
d.教师的领导方式
3.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、千手观音形象、雷公和电母等形象分别利用的想象加工方式是( )
a.典型化
b.黏合
c.拟人化
d.夸张
4.下列关于儿童在前运算阶段所出现的“自我中心”的说法,正确的是( )
a.儿童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
b.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协调
c.儿童利己主义的一种表现
d.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,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
5.邱老师多次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,且其品行不良、常常侮辱学生,虽尚未构成犯罪,但引起了学生及家长的极大不满,对学校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。对此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》的规定,邱老师所任职的学校有权( )
a.追究邱老师的刑事责任
b.对邱老师做出行政处分
c.解聘邱老师
d.向邱老师收罚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