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选题
1.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了《钦定学堂章程》,又称( )学制。
a.壬寅
b.癸卯
c.壬子癸丑
d.壬戌
2.同学们正在早读,书声琅琅,班主任前脚刚迈入教室,身后紧跟着的一个学生几乎要撞上他。班主任大声说道:“李明,你为什么迟到?站好!”忽然他听到有人嘀咕:“自己不也迟到了。”这反映出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( )
a.复杂性
b.示范性
c.激励性
d.调控性
3.小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,会把重点知识反复强调几遍,这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( )
a.无意注意
b.有意注意
c.有意后注意
d.分散注意
4.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( )
a.感觉记忆的时间短、容量小
b.长时记忆的时间长、容量大
c.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有意识成分是不同的
d.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不同的
5.( )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。
a.职业正义感
b.职业幸福感
c.职业责任感
d.职业荣誉感
二、判断题
1.卢梭是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之一,《爱弥儿》是他划时代的教育著作。( )
2.教育上的“拔苗助长”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。( )
3.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,都是脑的智力活动。( )
4.研究者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加以观察,这是观察法的特点。( )
5.学生是受教育者,所以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。(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