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选题
1.李老师组织学生到郊区的牛奶厂,请工人师傅为学生讲解牛奶的生产加工流程。李老师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()
a.现场教学 b.个别辅导 c.小组教学 d.复式教学
2.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”的现象。这反映的学生性格特点是()
a.向师性 b.依赖性
c.可塑性 d.独特性
3.从事长跑、登山等需要坚持性运动的人,需要具备( )的特质。
a.胆汁质 b.黏液质 c.多血质 d.抑郁质
4.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,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()
a.自我中心阶段 b.他律阶段 c.自律阶段 d.公正阶段
5.陶行知说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中有牛顿,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。”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()
a.爱国守法 b.关爱学生
c.爱岗敬业 d.终身学习
二、多选题
1.“四书五经”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,下列著作属于“四书”的是()
a.《大学》 b.《中庸》 c.《论语》 d.《春秋》
2.贾老师和秦老师在探讨关于德育内容的问题时均认为,德育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,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征、德育目标等因素做出选择。下列可以纳入学校德育内容的是()
a.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b.爱国主义教育
c.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d.自觉纪律教育
3.某老师在进行《赠汪伦》这首诗的教学时,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,在脑海里形成主题画面,再带领学生吟诵,配上离别的音乐,加上适当的动作,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。对此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
a.学生进行的想象是再造想象 b.吟诵的场景可作为记忆提取的线索
c.多重编码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d.形成诗词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
4.影响课堂管理效果的因素有()
a.教师的领导风格 b.教师的授课水平 c.学生的配合程度 d.班级规模
5.下列属于不作为侵权的是()
a.饮食安全事故 b.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
c.批评教育学生 d.学校组织活动失职
【参考答案解析】
一、单选题
1.a【解析】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,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、研究,使学生获取新知识,巩固、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。李老师组织学生到牛奶厂听工人师傅讲解牛奶的生产加工流程,这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。
2.c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学生的特点相关知识。学生具有可塑性。学生处于长知识、长身体的时期,也是他们的品德、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,各方面尚未成熟,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,而且尚未定型,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,具有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”的特点。
3.b【解析】黏液质的人稳重、踏实,善于克制自己。因此对于长跑、登山等需要坚持性的运动可以长期进行下去。
4.b【解析】他律道德阶段又称权威阶段,本阶段的儿童尊重和顺从权威,认为规则是不变的,根据后果的严重性来判断行为的好坏,而不看主观动机。
5.b【解析】陶行知的话语的意思是教师不要歧视学生,要平等公正对待学生。这反映的是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。
二、多选题
1.abc【解析】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“四书五经”。“四书”是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的合称,“五经”是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的合称。
2.abcd【解析】学校德育中的政治教育、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:(1)爱国主义教育;(2)理想教育;(3)集体主义教育;(4)劳动教育;(5)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;(6)自觉纪律教育;(7)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;(8)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。故选项abcd均符合题意。
3.abcd【解析】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《赠汪伦》这首诗进行想象,在脑海中形成主题画面,这是属于再造想象。a项说法正确。学生吟诵《赠汪伦》的场景可以作为记忆提取的线索。b项说法正确。通过听觉编码、表象编码等多重编码的方法对知识进行识记,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。c项说法正确。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。形成诗词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。d项说法正确。
4.ad【解析】影响课堂管理效果的因素有:(1)教师的领导风格;(2)班级规模;(3)班级的性质;(4)对教师的期望。故选ad两项。
5.abd【解析】学校和教师的不作为侵权行为表现形式有:(1)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;(2)教师对生病或受伤学生救护不力;(3)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、操作规程;(4)学校活动组织失职;(5)饮食安全事故;(6)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。